2014年12月1日

「圖像傳達:簡報的資訊圖表設計!」系列 2014冬季工作坊

「圖像傳達:簡報的資訊圖表設計!」的目標是讓學員學會用簡約視覺元素在簡報中設計出一目了然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s),將複雜難解的圖表與冗長的文字化為簡約的資訊圖表。
因為本課程建議有意報名的學員需有一定的簡報設計基礎,
或曾參加過簡報藝術烘焙坊的基礎系列課程/演講授課
我們每一季會不定期的開課,並在Facebook粉絲專頁上公告課程資訊。
若您對課程有興趣,可以密切注意粉絲專頁的最新消息,或者在學員參加意願表單留下您的聯絡資訊,
我們會在下次課程資訊出爐時第一時間通知您!

2014年11月19日

「國外的...」就比較好?談台北捷運路線圖的設計

今天我們不聊簡報,來聊聊別的東西XD
最近Facebook上面有一則很紅的貼文(如下圖),
比較了日本鉄道研究団体連合会繪製的捷運路線圖與台北捷運公司繪製的捷運路線圖,
並對日本方的設計給予正面評價,下了「Infographic這一塊,我們還有許多學習成長的空間!」的結論。
(避免斷章取義之嫌,建議讀者可以自己點進去看看原文)
這樣的觀點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
很多人贊成原文的觀點並認為台灣的設計真該加強了,而另外有些網友則覺得還是台灣的設計比較好。
不過很多相關的爭論集中在美醜與好惡等「感覺」的層次,而原作者也未清楚交代他的分析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用「設計」的角度進行思考,
並在決定優劣、好惡之餘,探索我們可以怎麼改進、從中學到什麼事物。

2014年11月8日

總是花太多時間找圖片嗎?試著聚焦「關鍵視覺」吧!

近來簡報相關的課程越來越盛行,很多課程的講師總是愛強調「圖像化」、「視覺化」的重要性,
甚至有相應的簡報設計比賽產生、每位參賽者卯足全力去找漂亮照片與圖示來妝點自己的簡報。
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卻往往花了太多的時間找尋圖片,
並陷入為了圖片而圖片、空有圖片沒有資訊,或是無法在工作中「常態」的設計出有用簡報等困境,
最後圖像化的概念淪為簡報比賽時束之高閣的理想,在現實中則往往向有限的時間低頭。
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出在於簡報視覺化雖然非常重要,但並不是處處都需要視覺化。
有時適當的圖文搭配效果會比單純的圖片與動畫好得多。
那麼那些地方最需要應用圖片或圖示,哪些地方則用文字直接敘述就好了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的概念「關鍵視覺」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2014年10月7日

精準設計:捷運宣導海報大改造!

在臺北每次搭乘捷運時,總是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廣告與宣導海報,
有些海報的設計在水準之上,而有些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自從3月多時駭人聽聞的捷運慘案發生後,
下面這張大眾宣導海報就默默出現在各處的捷運站與車廂中:
過去幾個月來BILL在前往工作室的路上時總是會看到這張海報,
每次看到它時,總覺得這張海報設計的過程非常倉促,
很可能是因應事件的發生,上級指示下屬臨時趕出一份宣導海報,
而下屬在很急的情況下便要求單位的美工、美編趕快拼湊出這份海報並大量送印。
然而成果就如各位所見的,是不折不扣的悲劇。
問題出在哪裡呢?是經費不夠請專業的設計師來設計嗎?還是時間過於倉促呢?
其實都不是。
最大的問題出在於整份海報缺乏BILL不斷強調的「有效資訊」與「精準設計」的觀念
而導致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最後卻事倍功半。

2014年8月23日

把字印滿簡報也講不清?談簡報概念的視覺化

許多人在製作政府標案的簡報、學術說明用的簡報時都有一個困擾,
就是一般簡報設計的手法如滿版出血、大字大文、內容拆分、醒目下標等難以適用。
因為一張標案或學術簡報裡需要呈現的內容、字數很多,且多半是理性告知而非感性說服的內容,
再外加政府部門保守的風氣、對於太「漂亮」簡報的忌諱,在在都讓許多人困惱不已。
遇到這種狀況時,其實你需要的就是要能將簡報的概念加以視覺化,建構出簡報中的資訊圖表!

2014年7月25日

如何設計簡報中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s):個案討論

簡化,就是有效嗎?
最近BILL聽到有些人認為,
有效資訊的概念說穿了就是市面上崇尚「簡化」設計的老梗、
透過不斷又不斷的簡化讓投影片變得簡單。
事實上這個看法並不正確—
簡化只代表了簡報設計中「去除雜訊」的部分,
去除雜訊還需要搭配資訊增加才能最大化有效資訊。
既然以往的工作坊與文章比較著重在去除雜訊的部分,
今天就讓我們來討論如何增加簡報中的資訊,
也就是簡報中資訊圖表(Infographic)的建構。
當然BILL在資訊圖表的領域還只是個新手,
如果各位大大有不同見解的話,歡迎一起討論!

如果用食物來比喻的話,一般的資訊圖表的概念就像是Buffet,
每個想要表達的資訊好比原始食材,
經過設計師/廚師巧手把它變成易讀/好吃、令人引起共鳴/垂涎欲滴之後,
再把它們一一放在視線流動/用餐動線被設計過的資訊圖表/自助餐吧上,
讓觀眾/食客細細的品嘗與發覺其中的驚喜。

2014年5月20日

文字為主的「法律」「文本」相關簡報該如何設計?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張某北市候選人前往新加坡做的簡報,
其密密麻麻的字被不少網友視為「簡報錯誤的經典教材」。
但事實上問題並不是出在字多字少,
不同的行業與不同的簡報性質的確有不同設計上的需求,
最重要的還是要思考傳遞出最多的「有效資訊」!

讓我們再一起回顧先前的文章,
看看「文字為主的法律、文本相關簡報該如何設計」吧!

簡報的本質之一是演講者的視覺輔助,
因此在設計上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便是「視覺化」。
盡可能應用圖像化的方式表達觀念。
雖然有些簡報專家認為天底下所有東西都可以被圖像化,
然而實務上總是會遇到一些尷尬的情況不得不將很多文字放進投影片—
這種情況最容易會出現在「法律文件」的說明以及「文本賞析」之中。
因為法律文件與文本解析的重要眉角往往存在於字裡行間,
所以就算做得到視覺化,也難以符合該行業日常的需要。

2014年5月12日

如何設計科學簡報的概念示意圖?

科學簡報的概念示意圖(有時候稱為卡通圖)一直都是整份簡報的亮點。
不同於商業簡報大多數概念更偏重於優良的口語講解,
在科學簡報中,
好的示意圖可以讓觀眾在一瞬間就掌握複雜概念的核心,
因此如何把概念示意圖設計得一目了然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概念示意圖設計的方法中,
先前BILL所介紹的「資訊與雜訊的概念」便是其中的關鍵,
也就是要極大化概念示意圖的資訊,同時盡可能減少無關的雜訊。
其中前者—「是否能夠增加示意圖的資訊」
往往取決于演講者對於該議題的理解深刻度,
如果講者對於該議題理解越深刻,那麼往往便越能將觀念加以視覺化;
但是往往越多、越清楚的概念示意圖也伴隨著越多的雜訊而影響觀眾的理解。
因此接下來BILL便會跟大家分享如何降低雜訊,
讓你的科學簡報概念示意圖更加簡潔、聚焦!

2014年2月20日

這段文字該擺在哪裡?談簡報的文字排版(下)

前一篇提過,文字之所以難以排版的原因,
在於文字有時候性質接近特化的「圖片」
但文字同時又具有抽象表意的「符號」特質。
(符號是指其資訊是來自符號背後代表的意義,而非字體的樣貌)
文字會具有圖片性質主要源自兩個原因:
1. 文字屬於高裝飾性字體(如上一篇所述)
2. 文字書寫在圖片上,或是文字經過了圖形化的處理(如陰影、鏤空等等)
而這兩者我們統稱為「文字圖形化」的概念。

文字在圖形化前,會保留文字的性質,排版接近文件上的文字
文字圖在形化後,變成類似圖形圖片的性質(寫有文字的圖片),
排版方式接近圖片。
而本文就是要討論文字圖形化後的排版方式,如下圖所示:

2014年2月7日

這段文字該擺在哪裡?談簡報的文字排版(上)

簡報關於文字需要考慮的面相很廣,
除了前一篇字體大哉問:「這份簡報該使用什麼字體?」所討論的字體選擇之外,
文字的排版也是一大挑戰。
屏除掉把簡報當成文件在用、塞了一大堆文字在投影片上的人不說,
就算每張簡報都是簡約、精煉的標語,
決定該把文字擺在哪裡依舊是很大的挑戰。

事實上文字之所以難以排版的原因,
在於文字有時候性質接近特化的「圖片」,
但文字同時又具有抽象表意的「符號」特質。
(符號是指其資訊是來自符號背後代表的意義,而非字體的樣貌)
文字會具有圖片性質主要源自兩個原因:
1. 文字屬於高裝飾性字體(如上一篇所述)
2. 文字書寫在圖片上,或是文字經過了圖形化的處理(如陰影、鏤空等等)
而這兩者我們統稱為「文字圖形化」的概念。

2014年1月30日

字體大哉問:「這份簡報該使用什麼字體?」

簡報字體的選擇一直以來都困擾著許多人,
常常聽見許多問題像是
「報告時選擇新細明體會讓聽眾覺得十分不被尊重,是真的嗎?」、
「英文字體應該使用Arial嗎?還是Time New Roman?」、
「我覺得微軟正黑體看起來非常無聊,想要換一種字體—你推薦哪一個呢?」,
或是「一張投影片最多可以有幾種字體?三種會不會太多?」等等。
類似的問題千變萬化、例子舉都舉不完。
不過其實就如前面所介紹的各項簡報視覺設計原理一般,
其實這些問題也是有邏輯可循的!
接下來BILL就會分三個部分,
先介紹字體與字型的概念區別、高裝飾性字體與低裝飾性字體的意義
再結合資訊與雜訊的概念說明字體選擇的設計判斷標準

字體與字型的概念區別

在進入正題前,為了讓大家對於之後的文章內容有正確理解,
先讓大家認識一些前置概念:「字體(typeface)」與「字型(font)」的區別:

2014年1月27日

由內容與結構設計簡報排版

上一篇文章應用心智圖與便利貼建立簡報架構已經和大家分享過
如何應用心智圖及便利貼發展、決定我們的簡報架構;
同時也介紹了「模板在後」的觀念,
也就是在設計投影片排版前,
我們可以將所有投影片依照呈現方法的性質進行分類,
如下圖所示(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呈現性質分類):
而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不同分類,
設計不同的排版方式,如下圖所示:
因為相同呈現類型的投影片設計相似,
所以觀眾在看過一開始數張同類型的投影片後,
就能夠反過來用設計理解該同類型投影片的內容,
而讓演講較後面投影片的理解更為快速。
我們可以稱這個概念為排版(構圖)線索(Composition Clue)

上述的邏輯理論上簡單易懂,
但是實務上會衍生出以下的問題:
1. 我們該如何設計不同類型的排版?
2. 區分不同類型排版的意義是什麼?
3. 我們該如何定義「不同的呈現性質」並決定簡報的排版種類呢?
而這些問題正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

2014年1月24日

應用心智圖與便利貼建立簡報架構

建立簡報時常常面對的一大問題是,
當你打開電腦,看著完全空白的第一頁時,
對於接下來該工作多久、該如何設計簡報,
甚至下一頁的內容該放什麼都會陷入全然的茫然。
就算對於自己即將報告的內容熟稔,
做了一兩頁之後,也很容易陷入不斷處理技術性問題的迴圈。
(如這張圖該怎麼擺、那邊要用什麼特效等等)
最後好不容易歷經無數陣痛生產出一份簡報,
開始進行口語練習之後,
又發現有些很重要的環節根本忘了做投影片說明,
反過來另外一些環節則有太多瑣碎的視覺輔助。
面對一大堆問題如五倍的祝福的故事一般一個、又一個冒出來的囧境,
最後求好心切,只好重新回去補足另外一大堆投影片、
同時忍痛砍掉一些早先的心血,
在心中就留下「設計簡報是一件很麻煩、很可怕、很吃力不討好的事」的陰影。
那麼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2014年1月21日

簡報配色必備輔助工具:Adobe Kuler

(閱讀本文前請先參考上一篇:如何選擇簡報的配色?
前面一篇探討到簡報的配色時,
提到須先了解「如何建立色彩的意義」以及「如何選擇色彩」的觀念。
了解簡報配色的概念之後,
我們便可以應用配色輔助工具"Adobe Kuler"進行簡報配色的選擇與記錄。
這套工具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使用者「記錄」與「保存」在生活中所見美麗景象的配色
比方說你的電腦有一張照片、裡面有一些你很喜歡的顏色,
那麼Adobe Kuler可以幫助你從該張照片中挑出(推薦出)5個顏色;
或是你看見了某個很漂亮的事物,
那Adobe Kuler的手機app也可以讓你隨時記錄那些美麗的配色,
當作日後簡報色彩搭配的參考。

2014年1月15日

如何選擇簡報的配色?

哈,過了一個新年,又好久不見啦!
2014年BILL要分享給大家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如何替簡報選擇顏色
之前到葉丙成教授所開設的臺大簡報課班上分享時,
BILL聽到有同學問「簡報該怎麼選顏色?有什麼一定不能選的地雷色嗎?
當時BILL的回答並沒有完整說出想要表達的內容,
因此現在把相關的想法整理成本篇文章分享。
如果你是一位個性很急的讀者的話,
先告訴你BILL心目中的答案:

1. 簡報該怎麼選顏色:
沒有一定規則,
但是可以遵循LOGO或是故有設計的配色,
或者是借助像是Adobe Kuler (在下篇介紹)這樣的配色工具。

2. 有什麼一定不能選的地雷色嗎:
就設計上而言只要符合視覺聚焦、衝擊、流動,
沒有不能用的顏色,
但是顏色的偏好與禁忌往往需要視觀眾而定。

很多書籍或網站喜歡一開始就教人如何選色,
同時推薦很多協助選色的工具。
但實際上選色是奠基在色彩具有意義之上的;
也就是說在探討簡報的配色時,
必須先了解「如何建立色彩的意義」再探討「如何選擇色彩」。
讓我們先從如何建立色彩的意義開始。

訂閱簡報藝術烘焙坊的最新分享

* indicate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