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內容策劃:林柏儒 Richard, 彭毅弘 Bill/ 教學影片製作:彭毅弘 Bill)
案例解析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案例是長這個樣子,就是接下來這張投影片:
方向 1:圖像該如何幫助觀眾理解內文
想要幫助觀眾理解內文的話,我們就要先細究內文它究竟是在表達什麼樣的概念。在這個案例之中,內文很單純的就是想要表達說:這個病人他處於 Mild 到 Moderate 這兩個狀態之間的時候要給某些特定的藥,而另外處於 Moderate 到 Severe 之間的話,則是要給另外一些藥,而其中小孩適用的劑量又要再更少一些。所以在理解這個文意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整個理解過程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 1 部份:理解不同給藥方式是以病人他的疼痛程度區分的
第 2 部分:理解說特定的疼痛程度我們該給什麼藥。
回到我們原本的案例來看,第二部分其實它要給什麼樣的藥寫得非常清楚,但是在第一個眉角,也就是幫助觀眾先建立說,這是「依疼痛程度給藥」的這個大方向的話,則是我們可以再優化的部分。所以知道這個方向以後,我們要如何進一步去思考呈現的方式呢?這個地方的話,我們就可以找找,有沒有什麼可以具體呈現這個邏輯連結的圖解方式。
方向 2:能體現邏輯連結的的圖解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圖解,圖解跟圖片、icon 是非常不一樣的東西。相對來說,圖解更像是矩陣圖、組織圖、圓餅圖這一類的圖。它們跟圖片或是icon這類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圖片跟 icon 它們在表達的通常是一個具體或抽象的觀念,它們著重的是觀念的點;而圖解則往往著重在觀念彼此之間的邏輯連結,也就是觀念的線。所以在今天的例子之中,如果你是針對 Mild, Moderate跟 Severe 這三個,去分別找一些笑臉或哭臉的圖示的話,這就是針對個別觀念,也就是觀念的點,所進行的圖像化。可是在這裡它並不是最好的做法。更有效的做法可以用數線的方式進行圖解,去強化什麼呢?文意中 Mild 到 Moderate、Moderate 到 Severe 這三者的線性比較關係,比方說像是這個樣子。
方向 3:以顏色加速觀眾理解光譜
除了線性的圖解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快速瞭解這裏面的東西,也就是顏色。所以我們在這邊的話,再更進一步,把原先的數線升級為「光譜」的圖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