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內容策劃:Bill 彭毅弘)
這段期間我也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下來訊,問說這堂課與其他簡報課究竟差別在哪裡?所謂結合「架構、設計、表達」的整合性案例究竟代表什麼意思?為了一解各位朋友們的疑惑,接下來我就直接用這個案例當作實戰 Demo 示範說明。
案例解析
首先介紹一下這份作為素材的投影片。這張投影片的主要內容是在介紹白血病的分類,並且希望透過介紹,讓觀眾了解「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的差別。假設你有 10 分鐘的時間消化內容、調整設計並上台報告,那麼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如果你剛剛有點進我們的報名網頁、看見示範案例的話,那你會知道這張簡報可以優化成下方這個樣子。比起原先文字密密麻麻的版本,是不是瞬間變得一目了然呢?
而這背後所使用的技巧並不困難。如果把優化後的簡報所使用的元素拆解開來,也不外乎只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文字、線條與圖片而已,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呢?
實際上並非如此!確實在技巧的層面上,優化這份簡報並不困難。然而做好簡報真正的關鍵,從不在於「怎麼做」(How),真正困難的是「為什麼這樣做」(Why)。掌握「為什麼這樣做」的簡報心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那麼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如何從架構、設計到表達,應用三合一精準簡報心法解決這個難題吧!
解析一:邏輯架構
在最基礎的「邏輯架構」的層次,我們要先掌握這份簡報想要達成的「目的」與「邏輯」。要解決邏輯架構層次的問題,我們只需專注在簡報的內容,因此可以先忽略所有的裝飾、細節。
仔細考慮這張投影片的目的後,不難想見如果只是要讓觀眾了解白血病分類的話,其實用性與意義都較為侷限;但如果能幫助觀眾掌握判斷兩者「臨床症狀差異」的方法,那麼這投影片的效用就會更明確。
奠基在這樣的目的,我們組織邏輯的方法便不應該只是單純依照順序列點敘述,而是應該分析出敘述的因果關聯,並凸顯「臨床症狀的差異」。而經過上述的分析,便奠定了我們接下來設計與表達的重要基礎。
解析二:視覺設計
在「視覺設計」的層次,我們該如何接續剛才確立的目的與邏輯,優化本次的示範案例簡報呢?首先,我們可以先降低背景雜訊,並針對「臨床症狀差異」的相關內容凸顯重點。
接著為了更方便觀眾掌握細節文字,我們可以替文字進行分段處理,甚至更進一步梳理出內容的因果關係,讓觀眾掌握「臨床症狀的差異」其實就是肇因於「癌細胞的成熟度」以及「骨髓造血的功能」。
最後行有餘力的話,可以再搭配適當的背景圖、並進一步用遮罩凸顯「臨床症狀差異」的相關內容。完成上述的調整之後,在視覺設計的層面上就更加一目瞭然啦!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設計也更能夠達成我們一開始所設定「幫助觀眾掌握臨床症狀差異」的目標。
解析三: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要好,幫助觀眾掌握脈絡,並做好重點說明是其中的關鍵。所以接下來奠基前面的架構與設計的成果,我們可以再加上動畫的輔助,創造出清晰易懂的表達脈絡。
首先,我們先說明白血病主要分成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型,並告訴觀眾接下來會分別就「癌細胞成熟度、骨髓造血功能以及臨床症狀差異」依序剖析,讓觀眾掌握整個報告的邏輯架構。接著依序逐一說明細節差異之後,最後便可以再針對「臨床症狀差異」的部分聚焦,進一步協助觀眾掌握判斷與分辨的方法。
整個表達流程依序透過引導邏輯、分項介紹與聚焦目的的三段式說明策略,並搭配優化的架構與設計,就可以讓觀眾擺脫原先密密麻麻的文字與目的邏輯不明的迷惘感,用簡單的技巧搭配三合一的心法做出有目的有邏輯、清楚又易懂的簡報!
分享總結
那麼以上就是一個結合「架構、設計、表達」三合一整合性案例的簡單 Demo,如果你還想看更多精彩的案例解析,那麼再次邀請你加入我們即將在8/18舉辦的《精準簡報》線上直播課!
當天晚上有空的朋友,歡迎你直接加入直播課程,與學習夥伴們一起腦力激盪;而如果你當天已經另有安排,或是不小心錯過的話,也不用擔心,我們會將直播課當天的完整內容全部「重新錄製」成影片與線上版講義,讓你不會錯過任何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