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視覺衝擊:讓觀眾目睹你的感受

簡報之所以相對更純演講擁有更豐富的表現力,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簡報可以造成觀眾的「視覺衝擊」。
先前BILL所介紹的投影片設計三大元素—從目的、媒介到風格的思維概念
也就是「目的決定媒介選擇、媒介選擇構成風格、風格回頭實現目的」,
它們三者的關係可以如下圖所示:
在目的之中,有三個基於投影片本質所產生的必要目的,
分別是視覺聚焦視覺衝擊視線流動
在上一篇我們已經介紹過第一個必要目的—視覺聚焦的概念,
而今天介紹便讓我們進入第二個投影片設計的必要目的:視覺衝擊。

為什麼簡報需要視覺衝擊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3D電影的興起開始談起。
下圖是大家在電影院佩戴3D眼鏡觀看IMAX 3D電影的照片:
3D電影其實內容與劇情,甚至是音效基本上都與傳統的2D電影無異,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便是3D電影提供了更好的「臨場感」。
也就是3D電影讓觀眾感到更加的身歷其境、彷彿進入了電影中的世界一般。
那麼臨場感為什麼受到人們喜愛呢?
很重要的原因在於,
它使得電影所播放的內容與人們建立了更多的感官刺激連結
比方說,當同樣的內容寫在一本書上時,
你只能用應用眼睛接受內容,再用大腦的語言區理解文字,最後再試圖想像出來;
當內容變成2D電影時,可以接受訊息的感官就變多了,
此時我們不只應用到視覺的理解能力,
也會進一步應用到色彩、大小、輪廓的判斷,以及應用耳朵的聽覺;
更進一步到3D電影時,除了上述的感官以外,
更觸動了我們對於立體、景深等更高層次的視覺知覺理解。
因此根據上述的觀察我們可以做出以下的結論:
越逼真的臨場感會觸動越多我們的感官,也越加深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印象與感受。」

簡報中視覺衝擊的意義與3D電影中的臨場感一樣,
都是為了觸動觀眾更多的感官並且加深印象,
讓觀眾不僅僅是理解演講者所說的內容,
並在不同的層面中進入演講者所營造的世界,「目睹」演講者的感受。
透過這樣深化的過程,
演講者傳遞的訊息對於台下的觀眾而言更具有「資訊性」(感同身受、引人入勝),
而非需要耗費腦力理解、分辨的麻煩「雜訊」。
(關於資訊與雜訊的概念歡迎參考是「資訊」還是「雜訊」?剖析投影片設計的有效性

那麼要怎樣加深視覺衝擊呢?
依照觸動的感官的多寡深淺,BILL接下來將由淺到深
依序介紹「飽和與對比色衝擊」、「圖片的衝擊」、「大小與空間概念衝擊」,
以及最後一種對於人類而言比較特殊的「數字的衝擊」。





飽和與對比色衝擊

最基礎的視覺衝擊便是飽和對比色的衝擊。
色彩的飽和與對比會使我們注意到一件事物的特徵。
演化上人類古代的祖先就懂得趨避具有鮮豔對比色彩的有毒生物、
找尋色彩比較飽和比較成熟的水果吃,
因此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
高飽和度與高對比的色彩對我們有更深層的意義,
因此可以產生最基本的視覺衝擊。
首先是色彩的飽和度。
在上圖的例子中我們可以親自感受飽和的顏色對於我們視覺的吸引力。
可以發現在位於左上面的"Attention"色彩較為飽和,
因此觀眾看得比較清楚、會視為比較重要的訊息;
而位於左下角的字飽和度較低,
因此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便是相對不重要的訊息。

再來是色彩的對比度。
上圖的兩個例子所使用的顏色皆具有相同的飽和度,
但背景使用的配色,
一個是在色環上與文字配色(紫色)夾角180度的互補色—黃色,
另外一個則是夾角約120度左右的綠色。
可以發現雖然兩者皆擁有完全的飽和度,
但是完全互補的「黃—紫配」卻更能抓住你的注意力。
這便是對比所造成的視覺衝擊。

學過色彩學的讀者或許會有疑問:
為什麼BILL忽略了只提了飽和度(明度的相反概念)以及對比的色環,卻忽略了彩度呢?
原因是因為其實很大程度上彩度並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而是取決於投影機的好壞。
另外由於普通的投影機並無法真的發出「黑光」,
因此若你的投影片設計多以暗色系為主的話,
可能實際投影的效果會和電腦上預覽的差距甚大,不如預期。

飽和與對比的視覺衝擊在簡報設計上的意義
不只意味著你可以把重要的內容以較高的飽和、對比度處理,
也意味著你在不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如背景,可以適當的「降噪」,
(降噪即為降低雜訊可以先參閱資訊與雜訊的概念
調低對比度以及飽和度,
以襯托投影片中真正重要的內容。





圖片的衝擊

接下來更近一階的視覺衝擊便是圖片的衝擊。
presentationzen這本書中,作者稱之為「照片優先效應
它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十分的直覺,
就是讓觀眾親眼見到你所描述的事物
所謂「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指的即是如此。
在這一個層面的視覺衝擊中,
它不只抓緊了觀眾的注意力(如色彩的視覺衝擊),
更縮短了觀眾對於內容的思考、判斷時間,
使得演講者想要呈現的概念更直接進到觀眾的眼中。

下圖便是圖片的視覺衝擊與色彩的視覺衝擊相互比較的例子:
可以發現,同樣是表達"Love and Care"、"Participation"、"Inspiration"的概念
位於上側的投影片應用了圖片讓你實際「見」到了這些概念,
而位於下側的投影片雖然排版良好、可以抓住你的注意力,
但是你對於這些抽象字詞的理解還是遠遠不及親眼所見來得深刻。
這便是圖片所帶來的視覺衝擊。





大小、空間概念衝擊

雖然圖片可以讓我們迅速地了解概念,
但有時這樣的效果並不夠好—
觀眾需要的不只是看一張照片,而是需要身歷其境、親眼目睹。
此時便需要應用第三個層次的視覺衝擊:大小、空間概念衝擊。
這種視覺衝擊的概念是打破投影片的邊界,
把投影幕與投影出來的影像化成觀眾視野的一部份,
創造出類似IMAX螢幕身歷其境的效果。
要達到這種大小與空間概念的衝擊主要有兩種方法,
分別是應用滿版出血的排版設計,
以及選用手法或意義特殊的圖片(你想的話也可以稱之為梗圖)使觀眾印象深刻。

首先是應用滿版出血的排版設計。
滿版出血的介紹可以參考BILL以前的舊文你可以再靠近一點:滿版出血圖片的視覺震撼
簡單來說,滿版出血的概念便是跳脫邊界的視野、延伸觀眾的視野。
下面的兩個例子中,
左側的圖片都只是一張大投影片中的一張小圖片,
也就是說相對投影幕來說,他們都只是投影在其上的「客體」
但是右側的圖片就不一樣了;
在右邊的圖片中圖片成為了視覺的「主角」,而投影幕則變成了一扇窗;
彷彿投影片的圖片其實是很巨大的,
但是投影幕所形成的窗框限制了你可以見到的範圍。
後者的設計會啟動我們大腦更深層的空間概念延伸與想像的機制,
而淨效果就是你可以達到比單純投影幕大小更大的視覺衝擊效果。
另外一種就是選用手法或意義特殊的圖片
這不代表說這張圖片一定好笑或是有梗,
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比一張單純的「圖片」更具有意義。
比方說下圖的例子中左側的老虎看在觀眾的眼中就只是一隻老虎;
但是在右側的圖片傳遞出來的訊息似乎不只是一隻老虎,
更傳遞了炯炯有神的眼睛、殺氣、專注等等訊息。
也就是說同樣是圖片、同樣的大小,
右側的圖片提供了更多的有意義的「資訊」。
這便是讓觀眾「目睹」講者的感受。
不論是以上兩種的哪一種,
最重要的是大小與空間概念的衝擊相對於單純的視覺衝擊,
傳遞更多不論是大小還是圖片之外的訊息。
以上便是大小與空間概念衝擊的概念。





大小、空間概念衝擊

最後要討論的這一種視覺衝擊很特別,
其並不源自於我們長久以來先天視覺系統的演化,
而是源自我們每天接觸的後天養成教育,
也就是對於數字位數的敏感。

下面的兩張圖片是Apple的現任執行長庫克在兩場發表會中,
向與會者炫耀/展示的App Store的App下載次數。
其中如果你經過訓練、對英文以及位數敏感的話,
那你就會理解其實上面圖片中的數字比下面的還要大;
但是如果你對此不敏感的話,
在直覺上下面這一張圖好像比較有「巨大」的感覺;
反過來上面的圖如果改成只寫"600億"的話那麼看起來就相對更無感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經過長期的訓練,
我們對於位數具有比任何其他類型的文字有更直覺的判斷力,
可以迅速地連結到我們的薪水、支出等生活經驗;
因此位數便成為了人類近代社會衍生出來的獨一無二視覺衝擊形式。

延伸閱讀:
本篇是簡報藝術烘焙坊第3篇(當然也是最有系統的一篇)討論視覺衝擊的文章囉~
在這邊提供前兩篇的連結給有興趣讀者當作參考:

訂閱簡報藝術烘焙坊的最新分享

* indicates required